毛主席喜欢看报纸,谁能想到,就是他的这一习惯……
1935年9月,部队走到甘肃哈达铺,进行短暂休整。侦察连的战士从镇上带回了一些“稀罕物”——不是粮食,不是弹药,而是一台缴获的军用收音机,和一大捆旧月份的《大公报》、《山西日报》,这些都是国民党的“喉舌”。
1935年9月,部队走到甘肃哈达铺,进行短暂休整。侦察连的战士从镇上带回了一些“稀罕物”——不是粮食,不是弹药,而是一台缴获的军用收音机,和一大捆旧月份的《大公报》、《山西日报》,这些都是国民党的“喉舌”。
你有没有想过,一张烧饼报纸竟然能让毛主席做出改变中国革命命运的大决定?类似这种“意外里的命运转折”其实挺让人琢磨的。那年头,信息不畅,路途艰难,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好多谜团。红军长征快到极限了,还不知道陕北是不是有自己的队伍,直到哈达铺那天,一份包着烧饼的新闻才揭
2025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。以国家之名祭奠忠魂,既是对历史的深沉回望,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。今天我们缅怀英烈、崇尚英雄,就是要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,将“苟利国家生死以”的忠诚基因融入血脉,把“为有牺牲多壮志”的大无畏气概化为行动,让英烈们用生命
陕甘边区革命斗争的历史,始终贯穿着党的统一战线思想,使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得以在各个时期的游击战争和反“围剿”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。正如刘志丹所说:“革命需要建立统一战线,敌人越少越好,朋友越多越好。”刘志丹、习仲勋等根据地领导人在创建和发展南梁根据地斗争的实践中,
在中国革命、建设与改革的壮阔征程中,有无数先辈以赤诚之心赴使命,以低调之姿建奇功,宋任穷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。他是从井冈山硝烟中走出的开国上将,亲历苏区斗争、长征磨砺、抗日烽火与解放洪流,在枪林弹雨中淬炼出钢铁意志;他是新中国核工业与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之一,
韩兢的工作室里,挂着一幅《兰亭集序》的摹笔。一次,一位书法家朋友来拜访,觉得很纳闷:这字写得很平常,为什么要挂在这,还装裱得那么精美?询问下才得知,那是韩兢的父亲韩练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幅习字。
1948年10月初,广西梧州前线电台突然传来一份密报:韩练成率部向解放军递交起义书。白崇禧接过电文,只说了一句“知道了”,把纸折成四方放进公文夹。本来喧闹的指挥部,一下子静得只能听见钟摆声。
韩兢的工作室里,挂着一幅《兰亭集序》的摹笔。一次,一位书法家朋友来拜访,觉得很纳闷:这字写得很平常,为什么要挂在这,还装裱得那么精美?询问下才得知,那是韩兢的父亲韩练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幅习字。